翻页   夜间
快看小说 > 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 > 第586章 凉京告急(祝大家龙年大吉)!

第586章 凉京告急(祝大家龙年大吉)!

    昭顺七年,三月十九日。

    京都梁安。

    气候已经入夏,温度却是反常的阴冷。

    自三月初以来,京都便是连绵大雨,足足下了十九天。

    至今才逐渐停息。

    雨水无情。

    朝廷接连收到各地奏报,因为雨灾影响,多地突发大水。

    就连距离京都不远处的澶州因黄河也决了口子。

    洪水肆虐,南侵之势,波及百万之众。

    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尚难以精确统计。

    按理说。

    今年本是一个好年头,或者说今年开局不错。

    自昭顺五年,西蜀之地持续了两年的动乱,在去年七月,便已经被彻底平叛。

    临到去年九月,蒙全圣、罗世念等人在南诏起兵反唐,仅仅十日,反贼便做鸟兽散。

    还有去年十一月,福王和永王请奏朝廷要把王爵赐予其子嗣,却被康王严词拒绝。

    紧跟着,福王和永王联合起兵讨伐康王独揽朝政,却被康王亲自领兵镇压。

    整个平叛时间不到一月。

    其中永王听闻康王亲领大军而来,更是直接吓到卧床不起,仅仅多活了三日便一命呜呼了。

    大有当年太宗派军征讨高昌国,高昌国王被生生吓死的情形。

    总而说来,这些唐国境内,或是边地的局部战乱,看起来似乎事情不断,但却始终没有真正撼动大唐的江山。

    似乎这样的事,也并不能影响到康王在朝堂之上的稳固根基。

    至于柔然、吐谷浑、高丽、交?、回鹘、于阗、大理等其余边陲小国,更是对于中原大地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而漠北境地,作为唐国最强大的威胁北狄,也因两国订立的盟约,尚算是相安无事。

    尽管逐年以来,唐国在与北狄的贸易中,越发没有了主动权,甚至好些时候,竟要被北狄人强买强卖。

    唐国地方官员对此,却是以朝廷大局为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是想着能安抚好北狄人就好。

    至于唐国商贾们的利益,那就吃点亏吧,如此至少能换来边境的太平日子,也不至于影响个人仕途。

    紧接着。

    到了昭顺七年,元宵佳节刚过,唐帝李贤便颁发册书昭告天下:

    “要为皇叔父摄政王举办堂皇隆重的庆祝寿宴,以此昭告天下臣民,共襄大唐盛世。”

    届时,还将邀请各国派驻京都的使节使者共襄盛事。

    如今各项筹备工作早已进展得顺顺当当。

    就等着为操劳一生的康王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寿宴。

    可就在这一派祥和之中。

    在通向京都北城门的驿道上。

    朦胧夜色中。

    只见一名箭衣紧装的驿差,正不断挥鞭猛抽胯下的枣红马,那胯下快马早已是泥浆遍布,却依然箭步如飞。

    “驾!”

    “驾驾!”

    在距离栅栏仅有一丈之地,驿差方才果断拉紧缰绳。

    那匹枣红马的前蹄瞬间抬起,马鼻中喷出长长的雾气,发出一声激昂的长嘶。

    眼前的城门近在咫尺。

    然而,人和马都是疲惫不堪,突然一声悲痛的嘶鸣,前腿虚软,口吐白沫,最终倒地不起。

    骑马的驿差也被抛摔在地。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无力起身,只得将手中紧握着已被湿润的八百里加急的匣子,摇摇晃晃地举在手中。

    “凉京塘报……”

    驿差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倒在了城门洞外。

    两名守门士兵手持火把,迅速上前扶起驿差,守门吏急忙问道:

    “兄弟,你怎么了?”

    “快!凉京塘报到了,八百里加急……八……”

    驿差勉强说出了最后一句话,随后晕厥过去。

    守门士兵急忙从驿差手中接过匣子,借着火光查看,顿时脸色大变。

    匣子上的封套上赫然粘着三支羽毛,羽毛下写着模糊但可辨认的“凉京告急”四个字。

    守门吏转对两名护军挥手示意:

    “快,扶起他,带下去歇息!”

    几名士兵迅速抬起栅栏,一群人赶忙涌向城门,准备开启城门。

    足有三丈之高的朱红色城门由八十一颗门钉固定,此时正被十几个守卫缓缓推开。

    尽管涂上了桐油,但终究由于城门过于沉重,还是发出尖长的屁声。

    “快!”

    守门吏将那份奏折举起,交至身旁的官差手中:

    “立即护送至宣武门,若有一刻耽搁,提头来见!”

    “得令!”

    那名官差随即跃身上马,右手一挥,甩了一个清脆的响鞭。

    胯下战马心领神会,两个前蹄高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朝着城门飞奔而去。

    ……

    刚到辰时初刻。

    尚在王府用早膳的康王,便接到了禀报:

    “北狄人正南下攻打云中城,凉京告急!”

    顾不得吃早饭,康王便火急火燎登上马车,随后直奔皇宫。

    此时,皇宫内。

    唐帝李贤端坐在朝堂的龙椅之上,捋了捋下巴上毫不密集的胡子,面露忧郁之色。

    他刚刚得知了北狄人在五日前,利用唐国官军押运粮草补给之际,突然对云中城发起了进攻。

    而此次进攻云中城的主帅正是北狄大王子慕容雷,这位北狄未来最有可能的大汗接班人亲自率领三万人,冲击了与大唐西防线第一座军事重镇云中城。

    据探马回报,整个战斗过程不足两个时辰。

    唐军守卫因监军王仁甫坚决执行朝廷不抵抗政策,宁愿破城也不愿与北狄人全面开战,而被杀得全线崩溃。

    守城主将马钰率领三百骑兵全力奋战,却惨遭生俘,目前生死未卜,副将杨刚等守城官兵,最终英勇献身。

    唯独监军王仁甫领着五十名亲卫军逃了出来。

    很显然这是北狄人故意放他走的,其目的更是为了炫耀北狄人的实力。

    此战唐军喋血八千余人,丢下战马、辎重无数。

    这还不算完,北狄人破城后顺势掩杀屠城,掳掠唐国子民两万余人。

    这完全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之战。

    此次云中城遭遇的攻击,是唐国自锦葵之盟以来遇到最大的战事攻击。

    虽然以往边疆之地常有冲突碰撞,不过都只能算作是掠夺与反掠夺的打秋风。

    两国较着劲,也并没有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事,两国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其作为局部冲突。

    可如今,早已不是局部的冲突战了。

    思及此。

    李贤心中一阵苦楚。

    自从皇兄手中接过皇帝大位,他也算得是兢兢业业,勤勉有加。

    再有康王的鼎力扶持,左相余天正的大力改革,唐国的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面发展。

    眼看着一个盛世大唐即将再现昔日荣光。

    可谁知。

    北狄人竟然在此时单方面撕毁盟约,对唐国边疆防务发起攻击。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李贤暗自忖度着,眼下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